在哲學社會科學界,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孫正聿的名字。2003年金秋,孫正聿榮獲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人民日報》刊發(fā)報道評價道:聽他講課,如同欣賞楊麗萍的孔雀舞,呂思清的小提琴演奏,徐悲鴻的奔馬圖,美輪美奐,出神入化,飄逸遒勁。他的文章、學識,他的涵養(yǎng)、氣度,他自然真實的人生態(tài)度,自在通透的人生哲學,自律堅毅的治學精神,已成為為學高峰和為師圭臬。
這位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的成就,可以先用一組數字勾勒出大概。3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次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部著作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6次獲教育部優(yōu)秀成果獎,6部著作獲“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發(fā)表論文近300篇,其中67篇發(fā)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求是》《新華文摘》等國家頂級期刊上,為引領和推進我國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獲得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第二屆“杰出教學獎”、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教材建設先進個人”、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等榮譽。
他把培養(yǎng)“人”作為“終身大事”,他讓哲學啟迪人性,啟迪人生,使哲學更加貼近實踐,讓哲學回歸到每個人的生活。
追尋崇高:為學日益
哲學,它所要給予人的,正是引導人們“尊敬自己”,“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孫正聿把哲學藝術化,把哲學當作一種美學來講,把哲學教學藝術化,把哲學思想、哲學理論藝術化,使哲學成為帶有啟發(fā)式、啟蒙式意義上的一種哲學,他讓更多的人愿意接近哲學。
2003年的教師節(jié),在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頒獎大會上,孫正聿作為惟一的教師代表發(fā)言,人民大會堂一次次響起掌聲,那句“教師是我們的職業(yè),教學則是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每位教師感同身受,而《站在大學的講臺上》的發(fā)言作為《孫正聿哲學文集》九卷本第一卷的第一篇,為孫正聿的教學生涯賦予了“為祖國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更深遠的使命與擔當。
歲月流淌,2020年11月20日,當孫正聿再次獲得國家級榮譽、站到全國杰出教學獎頒獎典禮的領獎臺上,已是滿頭白發(fā),更引人注目的還是他在9位獲獎者中是惟一一位文科教師。皓首映月,丹心育人,堅守與赤誠早已遠遠超越了當年的三尺大學講臺。
在杰出教學獎頒獎詞中,孫正聿的教育理念一目了然——有理講理。然而,有誰知道,為了“有”和“講”這兩個字,他行走在怎樣一條無比艱辛、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的道路上。
青燈黃卷、埋首苦讀,筆耕不輟。他把“哲學的目光”聚焦于對“真善美”的求索,進而實現對崇高的尋求。1995年,一本集聚思想、知識、語言“教養(yǎng)”的書就在當初那間還不具備“現代化”的“簡陋”的小屋里誕生了。寫《現代教養(yǎng)》時,孫正聿每天要抽兩包煙。這個場景不禁讓人想到馬克思在非常集中思考的時候,經常用腳在地上來回磨擦。年長日久,他座位下的水泥地,竟磨出了兩條明顯的腳印。
馬克思是孫正聿最崇拜的人。從中學時代他就開始閱讀《回憶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傳》《馬克思恩格斯傳》《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他希望自己能像馬克思那樣,“為全人類而工作”。
“想到一個問題,因為要睡覺就不想了嗎?寫一篇文章,因為要放暑假,你就不寫了嗎?”孫正聿說,做學問,就要“沒日沒夜”。他拿起一本好書,想到一個問題,撰寫一篇文章,從來不會因為是“節(jié)日”或“假日”而擱淺。
讀書讓寂寞的星空會說話。他閱讀世界萬物、感悟天人之境,不知疲倦、廢寢忘食,已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
孫正聿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苦讀”和“笨想”中,在特殊環(huán)境和獨特體驗的“生活積累”中,升華創(chuàng)生著他的“文獻積累”和“思想積累”,讓現實活化了理論,用理論照亮了現實。
由于理論成就斐然,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20次集體學習,孫正聿走進中南海,就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講解。
很多人驚嘆于他的妙語連珠、妙筆生花、出口成章,有人曾把孫正聿公開場合“背過”的名人格言、名家語錄對照原著比較,竟一字不差;他在報告、授課、發(fā)言時總結出來的“正聿金句”也是獨家秘制,別人也無法模仿。曾有人好奇他超強記憶的大腦溝回,他笑言秘訣便是讀書:求多、求好、求獨。多讀書,讀出別人的好處,悟出自己的道理,變成獨到的思想。
孫正聿也承認,是某種“天分”和持久的“勤奮”成就了自已。工作以后,填寫的各種個人材料中,常常有“愛好”或“特長”一欄。孫正聿想來想去,惟一可以填寫的,就只有“讀書”這一項了。
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他的頭腦中常常浮現出三句“格言”:“偉人的生平昭示我們,我們也能夠生活得高尚。”“跟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門最引人入勝的科學。”“人應當尊敬他自己,并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p>
這三句話影響了孫正聿一生。
孫正聿在《崇高的位置》一書中說,崇高和渺小就是人類精神座標上的兩極。在求索的路上,他何嘗不是以人類精神座標上最渺小的一點,執(zhí)著地引導著每個人,去追尋著那份“尊敬自己”的崇高呢?
得其所哉:終生探索
如果一輩子沒拿出一本標志學術成就的學術經典,就很難成為一流學者,也很難引領一個學科。孫正聿一直推崇“創(chuàng)學術之經典”。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案约哼^不去”“上下求索”亦是孫正聿一生的寫照。
從“花蕾、花朵和果實”的蛻變,到心靈的更迭和思想的較量,作為追問哲學的思想者,孫正聿在一次次的否定與反思中求索著、凝練著、升華著人類思維和人類精神的思想與行為。
《哲學通論》經過十余次再版,已成為全國高校通識課教育的經典教材。而一部“專著性的教材”何以有著如此廣泛深遠的影響力、生命力和傳播力?
十年磨劍,板凳坐冷,平常心異常思,青燈獨守,故卷常翻。日復一日,常年累月,那些“跟自己較勁”得來的知識、思想與語言經得起推敲,耐得住追問,所以備受尊崇,也被反復應用。
2018年7月14日,60余位中國哲學界著名專家學者齊聚吉大,紀念《哲學通論》出版20周年。時任吉林大學常務副校長的邴正在致辭中說了這樣一段話:“《哲學通論》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它影響了老中青三代中國哲學學者,或是成為他們學術之路的啟迪,或是成為他們再三研讀的佳作?!?/p>
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夏瑩形容《哲學通論》“可信又可愛。”這種有理有趣、“通”情“達”理的娓娓道來,完全顛覆了人們之前所認為的“理論晦澀”的印象。
作家劉震云曾說,“所謂的‘大家’就是能夠把非常深奧的東西講得非常清晰明白,而‘小家’就是把原本清晰明白的變成誰都不懂的深奧的東西?!?/p>
就此而言,孫正聿堪稱一位名副其實的大家。
治學中,孫正聿會融通,懂變通,從而打通了哲學的理論空間,開通了哲學的思想道路。一個“通”字賦予了《哲學通論》的血肉與靈魂,一個“通”字也成為其“終生志在探索”的追求目標與學術特色。
“我不是一位確有建樹的學問家,而是一個追問哲學的思想者?!边@是孫正聿對自己的評價。作為思想者,他做到了“真”。真誠、真實、真切和真理,那是一種抑制不住的渴望、滴水穿石的積累、舉重若輕的洞見和剝繭抽絲的論證。
這種“真”,也讓孫正聿兼具學者特有的品德:風骨與境界。
孫正聿很欣賞魯迅,中學時就曾讀過《魯迅全集》。他們之間,除了身材、臉龐有幾分貌似,目光銳利、仙風道骨更有些神似。“搗鬼有術,也有效,但有限。”這是孫正聿為人為學恪守“鉆研”而不“鉆營”的一面鏡子。尊嚴與志氣讓孫正聿始終飽含著“學者就是人格化的學術”品德。
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每日讀書,終生探索,不斷著述。
一本《哲學通論》改變了當代中國人的哲學觀念。有人說“有了這一本書一生足矣”,對此,孫正聿以《哲學觀研究》《辯證法研究》《生命意義研究》等一系列著作有力回擊了那種不可取的惰性心態(tài),也示范了學者終生探索的人生追求。
“很多時候,自己讀明白了,想明白了,說明白了,但最后卻寫不明白”。孫正聿認為著述是一件極其艱難的跟自己較勁兒的過程,“讀”和“寫”中間有一堵墻。
一次,孫利天剛從海南回來,孫正聿就迫不及待地問“最近讀了什么書?”對方回答:“又看了一遍《精神現象學》的下冊”。孫正聿幽默地說:“你看,你可以無限地對黑格爾進行追問,黑格爾總是有話跟你說。”
能經得起無限地追問,并能持久回應你的關切,這便是一部經典著述的魅力。
孫正聿總是有讀不完的書、想不完的道理、寫不完的思想,并且樂此不疲。他說:“樂于每日讀書,志在終生探索,得其所哉也?!?/p>
2000年,孫正聿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他發(fā)出這樣的感慨:“自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并在其中獲得樂趣,這種勞動者大概不必稱為‘勞模’,應當稱之為幸福的或幸運的勞動者吧”。
孫正聿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勞動者。
其道一也:立德樹人
孫正聿認為,高等教育的使命是雙重的,其一是“使人作為人而成為人”;其二是“使人作為人而成為某種人”。40載教書育人,孫正聿“有理”“講理”的教學理念貫穿始終,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了一大批哲學教育和科研人才,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成果廣泛而持久地影響著當代中國哲學教育和高等教育事業(yè)。
無論給本科生、研究生上課,還是各種講座、報告、發(fā)言,他都會針對不同層次的受眾去認真準備。2020年暑期開學時,哲學社會學院為本科生新開設了一門課。當孫正聿推門走上講臺時,學生們的驚喜沸騰了整個教室。那時孫正聿剛結束“理論思維講習班”的課程,身體很虛弱,但他硬是堅持站著講完了90分鐘的課程。上課前,孫正聿認真地“請教”年輕的帶班老師,“這些本科生都上過什么課,學過什么內容,怎樣講才會有針對性”。
孫正聿特別欣賞錢偉長先生的一句話:“一名大學教師,不講課就不是大學教師,但如果他不搞科研,就不是一個好的大學教師?!闭墙虒W與科研讓孫正聿具備了超強的理論思維能力。他的洞察力、概括力、思辨力、思想力常常令人唏噓稱贊。
“我的專業(yè)是哲學,但我的事業(yè)是研究和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授課、大眾普及,課堂、網絡、講座、報告、座談,使命賦予孫正聿立足中國、胸懷天下,擔起賡續(xù)傳承、鑄魂育人之責。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p>
面對這個與高等教育的使命密不可分的“命題作業(yè)”,孫正聿深知,理論思維是整個教育的普照光。什么都容易遺忘,但只要提升了理論思維能力,你便會無所不至,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長期的思索、自身的底蘊,孫正聿完全能講好“理論思維”這門課,但他還是做了充分的準備,一學期下來,瘦了10多斤。課講完了,一本書也形成了,就是《學術研究的理論思維》。
2021年,孫正聿將“杰出教學獎”所獲獎金人民幣100萬元全部捐獻出來,設立吉林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獎勵基金,專項用于獎勵支持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和通識教育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教師。
學術傳統、學術生態(tài)、學術團隊、學術平臺,這些在孫正聿的心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2022年,孫正聿帶領的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師團隊被評選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我們需要培養(yǎng)思想家,而不只是培養(yǎng)學問家。”孫正聿將畢生所學傳于后人,引領營造了濃郁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氛圍,更為培養(yǎng)青年一代的學術領軍人物奠定了堅實基礎。
治學為人,其道一也。著作等身,榮譽無數。年至耄耋,孫正聿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很“欣慰”。幸運,是因為“得其所哉”;欣慰,是因為“問心無愧”。得其所哉和問心無愧,讓他感到生活很有“意思”,人生也挺有“意義”。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