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的話:長夏將盡,暑氣漸消,然而,在新學期早秋的微涼中,夏天的氣息可能尚未完全隱循,一個熱烈的夏也許仍然存留于你的記憶之中。本期對暑假文化生活的書寫,或可算是一份作別夏日的禮物吧。
在老貴陽城的云巖區(qū),從最中心的大十字一路往東,是一條文教昌盛的文脈,靜靜地流淌了數百年,涓涓不息。
貴陽市老城區(qū)中心以東的省府路上有一條石板街,街面是用厚實的青石塊鋪就。文獻記載,1927年,時任貴州省政府主席的周西成從廣西買了一輛小汽車,拆散后人背馬馱運到貴陽,沒有路可以開車,就拆掉了貴陽東門一段城墻的青石,從省政府到其官邸鋪了一條數百米的公路來開這輛車。經百年的滄桑巨變,這條石板街被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車輛把青石塊打磨得油光水滑,似乎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滄海桑田。歷史上曾赫赫有名的貴山書院就在這條街上,不過如今未留任何遺跡。貴山書院在老貴陽人口中的地名叫“六座碑”,前些年,省府路上一座老房子被拆后,露出了5塊碑石,其中有落款“大清乾隆二十有五年”的《重修王陽明先生暨田衛(wèi)二公祠碑記》及“同治八年”《重修三書院記》,還有記錄捐資書院的功德碑,實證了這里就是貴山書院舊址。雖然書院已經湮沒在歷史的塵煙里,但如今周邊貴陽二中、貴陽十九中、省府路小學依然是享譽黔中的名校,延續(xù)著數百年薪火不絕的文脈,也印證了這塊厚植文化基因的沃土弦歌不輟。
貴山書院可以說是貴陽數百年文昌之基石,教育之源泉,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貴州巡撫王杏應黔籍王門弟子之請,在貴陽城東修建陽明書院。陽明書院的設立,開啟了貴州文化教育的先河,曾在書院求學的王門弟子蔣信、徐樾、胡堯時等先后出任貴州學政、學長官、修院講學,王陽明致良知之說在黔中大地得以傳承弘揚。陽明書院設立后,黔中各地大辦書院,造就了明清兩代貴州教育“七百進士、六千舉人”“三鼎甲”的驕人成績,被譽為“俊杰之士,比于中州”。
陽明書院明末毀于兵火。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貴州巡撫曹申吉在舊址重建,置書招生肄習。雍正十一年(1733年),擴建成省會書院,始改名“貴山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為貴州大學堂(今天貴州大學前身之一)。
清代貴山書院在歷任地方官重視下不斷擴建和重修,規(guī)制齊備,藏書眾多,名家輩出,成為中國西南地區(qū)有很大影響的書院之一。出任貴山書院“山長”的都是享譽黔中的名學碩儒,乾隆年間就有著名的“貴山三先生”(陳法、艾茂和張甄陶)。陳法,貴州安平衛(wèi)(今平壩區(qū))人,清代知名學者和水利專家,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進士,歷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山東登州知府、山東運河道等。他悉心研究治河方略,著有《河干問答》一書,對后世治理黃河、淮河、運河有重要參考價值。乾隆十年(1745年),河道總督白鐘山被彈劾,陳法為其辯解,被革職發(fā)配新疆,以四峰駱駝負書萬卷而至,日夜誦讀不輟。后遇赦歸里,潛心治學,無意仕進,遂主講貴山書院二十余年,捐多年之束修作為書院公費,大力購置善本圖書,又積極改革書院弊端,整飭學風,申明學規(guī),循循善誘,諄諄教誨,作《敬和堂文集》二十篇、《明辨錄》一卷,作為貴山書院的教材之一。另著有專著《易箋》《醒心錄》《內心齋詩稿》《猶存集》等多種。張甄陶,福建福清人,受業(yè)于桐城古文派領袖方苞,遍覽百家之書,旁搜博采,熟讀《永樂大典》三萬卷。乾隆十年(1745年)考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出任廣東五邑縣,增建書院,頗有政聲。改云南昆明知縣,因不得上官賞識而免。主講昆明五華書院五年;后至貴州,主講貴山書院十一年,“實能盡心訓迪,卓有成效”,成就者甚眾,邊隅文風大盛,名震滇黔兩省,晚以病歸閩。艾茂,貴州麻哈州(今麻江縣)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充國史館纂修,曾主講貴陽貴山書院九年,自編《貴山四書集講》《應制律詩》等書院教材,另有《貴山新草文集》《聯捷文稿》《獨山志》等著作多種。艾茂培養(yǎng)了很多飽學之士,以編撰被梁啟超譽為“天下府志第一”——《遵義府志》的“西南巨儒”莫友芝最為著名。鑒于“貴山三先生”對貴州文化教育的重大貢獻,貴州學子將他們與王陽明合祀于貴山書院。后來又將“貴山三先生”移往貴陽扶風山陽明祠旁的尹道真祠,王陽明與“貴山三先生”繼續(xù)受到黔中后學的崇拜和敬仰。
晚清很多貴陽籍官員辭官回鄉(xiāng)后都曾在貴山書院講學,曾擔任禮部侍郎的貴州清鎮(zhèn)人黃卓元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休官回籍,曾主講貴山書院到去世。晚清周之冕主講書院時,生徒趙以炯光緒五年(1879年)參加殿試獲第一甲第一名,成為貴州歷史上第一個文狀元。清朝廢科舉、興學堂后,在貴山書院遺址先后設立過貴州大學堂、貴州高等學堂、簡易師范學堂、礦業(yè)學堂等,可以說是貴州現代教育的發(fā)祥之地。
貴山書院舊址再往東有條君子巷,巷子里原來有座君子亭,雖然如今只剩下風化泛白的石條楹柱鑲嵌在民房墻體間,但透過楹柱上“君子高風”“狀元歸來”的刻文,仍可遙想當年的歷史文風。李宗昉《黔記》云:“省城外東南近城垣,新建君子亭,為陽明也?!鼻 顿F州通志》稱:“舊有君子亭,今廢?!鼻寮螒c十九年(1814年),巡撫許兆椿將亭修復,并題一聯云:“傍郭臨池,坐攬煙波遲素月;浮香送馥,人來殿閣扇熏風?!本油で坝谐靥翑诞€,種有蓮花。因為古時候稱蓮為君子之花,王陽明謫龍場曾撰《君子亭記》。此亭與東門外扶風山上的陽明祠遙遙相對,用“君子”舊名,于池中種蓮,都是表示對王陽明德行和學問的景仰。羅文彬《香草園日記》記載,清光緒元年(1875年)農歷四月,緬甸國進大象,經過貴陽赴京,象宿于君子亭,傾城人士往觀。趙以炯高中狀元,名傳神州,正值君子亭重修竣工,鄉(xiāng)人李端棻(時任禮部尚書、北京大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國近代教育之父)在京城撰聯寄筑,刻于亭柱,以志盛事。聯云:“游釣記芳蹤,重看蓮沼波清,君子高風同仰止;秀靈鐘間氣,為報杏林春滿,狀元及第正歸來?!?/P>
君子亭再往東就是文昌閣了,文昌閣在老東門城墻上,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三層三檐九角不等角攢尖頂閣樓,在建筑界頗負盛名。建于明萬歷年間,數次毀于兵火后又重建,如今保存完好,是古時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文昌閣的兩座門楣上鐫刻著“文經”“武緯”,明清兩代的貴陽讀書人經常到這里拜文昌帝君,祈求文昌帝君保佑自己金榜題名。
出了貴陽的東門,就是王陽明祠堂所在地扶風山,扶風山形似芙蓉,便稱為“芙峰山”,后來以訛傳訛,就成了扶風山,清代西南巨儒鄭珍曾贊之為“插天一朵青芙蓉”。陽明祠始建于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這是環(huán)境清幽、景色秀麗的扶風山風景區(qū),祠內殿廊相接,林木蔥蘢,清幽宜人,詩文碑刻甚多,文物薈萃,引人注目。祠內現存有王陽明先生朝服線刻大像。祠內左右兩壁還嵌有王陽明先生的《訓士四條》和《論語四條》木刻。建祠以來,文人墨客吟唱題贊,佳作不乏。作為貴陽文化地標之一的陽明祠如今完整保存在貴陽東門外扶風山的蒼蒼古木之下,依然散發(fā)著數百年涓涓不息的文昌之氣。
從省府路往東到陽明祠,一路都是老貴陽的城市煙火氣,一路都是這座城市的文化家譜。如今,這里正在打造貴陽文化街區(qū),外地人來貴陽,在這條追尋城市文脈的路線走一走,也就走進了這座城市的精神深處。
(作者系貴州省文史館特約研究員、貴州省云巖區(qū)招生考試中心主任)
《中國教育報》2022年09月02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