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春季學期一個平常的開學日。南京大學仙林校區(qū),一場持續(xù)3個多月的大討論迎來階段性收官。
“上到92歲的退休老教師,下到18歲的大一新生,覆蓋2.5萬余人次,關心南大、心系國家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人都被調動起來了!”走出大討論總結會會場,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南大已經好多年沒有這樣大討論集思廣益的形式了。很多年前,南大的大討論可是引領過全國思想熱潮的呀……”一位參與討論的哲學系離退休老同志感慨地說。
這,到底是一場怎樣的大討論?它所為何來,又將導向何方?
關于未來:“要不要來‘大討論’一下”
去年11月中旬,學生們注意到,南大校園里的主要公共場所多了許多海報架。
海報上的話簡單又直白:“南大人,來為‘大討論’書面建言吧!您的良策將在校園APP刊發(fā)并成為學校的下一步行動方案!”
剛開始,很多人沒太當回事:討論什么?有什么好討論的?
一名網(wǎng)名“粥庶人”的研究生此前也以為:這不過是“走走形式”。直到有一天,他好奇地打開“南大APP”,在“新聞”欄目里找到“書面建言匯”。細看之下,他發(fā)現(xiàn)這次大討論不但方式渠道多,而且對匿名建言哪怕是批評,也能做到全文照登。比如,有人提出校務信箱“信件公開做得并不是很好”,有人認為學校與學生的溝通缺乏“長期反饋機制”,等等。
“就憑這兩點,筆者覺得作為‘南哪兒人’(記者注:南大校友自嘲),正是需要‘敢說話’的時候?!笔艿接|動的他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厭菌”上寫下了一篇題為《要不要來“大討論”一下》的推送,號召大家積極參加討論,被校友們廣為轉發(fā)。
年輕的心一旦被調動起來,力量無窮。
“既然學校真心聽取大家的意見,自己何妨一試?”當了解到每個宿舍門口張貼的二維碼都實打實通向“書面建言匯”,學生們紛紛拿起手機打開“掃一掃”。
動起來的何止學生。不到兩個月,在職的、離退休的教職工,畢業(yè)的校友,全校上下,校園內外,甚至海內外……動員起來的南大人滿懷赤誠,從關心南大發(fā)展的“急難愁盼”開始,走向南大如何以自身發(fā)展回應國家的“急難愁盼”。
“學生的意見建議水平之高、思路之寬,完全超出管理層的預期?!睂W校黨委副書記薛海林介紹,學校通過梳理,匯聚了756條有效的正式書面建議,其中一半來自青年學生。與此同時,學校根據(jù)這些意見,形成了為師生辦實事清單,“一案一單”提出切實的整改措施。
整改只是必經之路,關鍵是,下一步怎么辦?
“怎么辦”,原是縈繞在譚鐵牛心中,黨和國家提給南大的重要問題,也是剛過完120歲生日的南大“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必須回答的問題。
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第一個南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給學校留學歸國青年學者重要回信精神,對南大提出了什么新要求、提供了什么新機遇?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我們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更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薄暗谝粋€南大”的要求樹立了什么樣的奮斗目標?
16個學科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第五輪學科評估實力新跨越;蘇州校區(qū)招生和新生鼓樓校區(qū)尋根培養(yǎng)辦學新格局確立;學校參與研發(fā)的“羲和號”衛(wèi)星創(chuàng)造了5個“國際首次”,顯著提升了我國在空間科學領域的國際影響力……身處高峰的南大,與“第一個南大”奮斗目標相比,還有哪些差距?學校發(fā)展中的主要問題在哪里?如何加快建設“第一個南大”?
圍繞這些沉甸甸的問題,所有的行動只是剛剛開始。
“三上三下”:聚焦南大核心競爭力
“要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從南大發(fā)展和坐標定位著手開展‘大討論’?!敝袊茖W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建議,討論要深入剖析把握3個層次的問題:一是南大自身發(fā)展的問題,二是競爭意識問題,三是原創(chuàng)動力問題。
“再進一步,聚焦如何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如何強化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如何助力實現(xiàn)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力我國盡早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如何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方面發(fā)揮南大獨特的作用;如何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征程中實現(xiàn)南大價值。”呂建說。
在譚鐵??磥恚笥懻摰倪^程可以用“三上三下”來概括:一“下”,廣泛征集各方建言;一“上”,學校從建議中總結出“如何實現(xiàn)四校區(qū)高效有序良性聯(lián)動,如何推進蘇州校區(qū)建設”“如何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和咨政服務能力提升”等16個專題,并撰寫了總結報告。
二“下”,各院系、各部門帶著專題深入分管領域召開群眾座談會;二“上”,以座談會為基礎,分16個專題繼續(xù)撰寫調研報告,進而轉化成“持續(xù)優(yōu)化學科結構,加快構建文理工醫(yī)相互促進、協(xié)調發(fā)展的新格局”“多措并舉精準施策,提升服務國家和區(qū)域發(fā)展能力”等16個“奮進行動”實施方案。在此基礎上,生成一個“三步走”總體實施方案。
三“下”,各專題相關負責人帶著“1+16”實施方案,繼續(xù)深入各基層組織,根據(jù)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方案進行完善;三“上”,這才到了最終的總結階段。
一場大討論為什么要經歷如此復雜細致的過程?
“發(fā)展必須依靠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事實證明,很多時候我們還想得不夠全面,群眾的建議可以修正并完善我們對問題的認識?!弊T鐵牛堅定地說。
據(jù)學校黨委宣傳部提供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大討論期間全校共組織相關調研、座談會1112場。其中,院系841場、機關部處264場、校級座談會7場。
如此海量研討,到底在討論些什么?
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本科生強基計劃課程體系完善與交流項目拓展,畢業(yè)年級學生就業(yè)幫扶,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在哲學系黨委、團委舉辦的黨團學生骨干專題座談會上,與會師生從教育教學、成長成才討論到生活服務、權益保障,暢所欲言。
“我們要結合哲學學科與院系特色,進一步打造高質量、有內涵、深影響的系列品牌學生活動,激勵學生為加快實現(xiàn)‘第一個南大’奮斗目標持續(xù)貢獻青春力量?!甭犃T學生的發(fā)言,哲學系系主任王恒被學生的愛國榮校情懷深深打動。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哲學系青年教授周嘉昕跨院系參加了專題第一項“如何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大討論。他提出,現(xiàn)在的青年學生,既彰顯個性、追求自由,又尋求認同,尤其是通過朋友圈、微信群這樣的“圈”與“群”來尋求認同,這一現(xiàn)象背后,折射的是集體觀念的相對弱化?!跋M麑W校能建立相關機制,加強各院系之間、各類課程之間教師的交流與配合,共同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p>
“‘第一個南大’是社會主義的南大,是黨領導的南大,是扎根中國大地的南大,應該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睂W校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說,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意識,不斷提升做好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理論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以及專業(yè)化能力。
“要讓制度真正服務于人才成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南大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談哲敏領銜“人事人才工作·學科帶頭人”調研座談會,他希望各位學科帶頭人轉觀念、謀新路,發(fā)揮模范表率作用,引導青年學者在新政策新環(huán)境下,踏實研究、厚積薄發(fā),走實走穩(wěn)科研之路,為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南大是以基礎研究見長的高校。近年來,學校特別注重推動科研范式轉型,引導大家服務國家戰(zhàn)略需求?!睂W??萍继幐碧庨L、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陳露洪帶著實施方案第16項“加強有組織科研,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訪談提綱,參與召集了一個包括國家重大項目負責人、學校自主布局的大科學計劃負責人、院士、青年科學家代表、院系代表等20余人在內的小組,盯著問題找方法、沿著方法問路徑。他清晰記得,研討當天,82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許志琴早早來到會場,從包里掏出準備好的發(fā)言稿。“一條一條,談學校怎樣在科研中加強目標導向,與訪談提綱一一對應?!标惵逗檎f。
“作為產研一體的科學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響應《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fā)展的意見》中‘完善學術期刊相關評價體系’的要求,加快探索以出版內容和服務能力為主要內容的綜合評價?!睂W校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主任王文軍在大討論中表示,南大是國家人文社科研究的重鎮(zhèn),必須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國家重大戰(zhàn)略決策提供科學咨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總結會召開前,學校本科生院教育教學發(fā)展與評估中心主任施林淼的電腦里,實施方案第二項“構建人才培養(yǎng)新體系,更好培養(yǎng)本科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調研報告,修改稿已經標記到了第12版?!捌綍r,我們可能忙于應付眼前的工作,不太有緊迫感去考慮一些核心的問題。大討論給了我們一個全力以赴的機會?!?/p>
先行者說:世界一流大學這樣辦
為了大討論,譚鐵牛忙到了臘月二十九,正月初四又急匆匆趕回學校。
原因無他——一所偉大的學校到了發(fā)展路徑選擇的關鍵時刻。
1978年5月,一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一聲春雷,激起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推動了全國性的思想解放運動。文章的主要作者胡福明,當時就在南大哲學系任教。
20世紀80年代末,南大率先從國外引入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指標,吹響了改革開放時代科研評價改革的“先鋒號”。2014年,學校率先提出做問題導向的原創(chuàng)研究;2018年,在校長呂建的倡導下提出構建“三位一體原創(chuàng)驅動式”科學研究新模式。當前,建立以科技創(chuàng)新質量、學術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已成為南大人的共識。
“‘南京大學校史文化育人實踐及其長效機制探索’課題組曾對1991年到2021年評選出的102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就讀的本科高校進行統(tǒng)計。結果顯示,南大培養(yǎng)的院士數(shù)量在全國高校中排第二?!鄙硖帉W校本科生培養(yǎng)的樞紐部門,施林淼時常在心里掂量這組數(shù)據(jù),“人才培養(yǎng)舉措通常到5年、10年,甚至20年后才能見成效。如何才能保證我們的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自主培養(yǎng)的方向一直和國家需求相匹配?”
“‘第一個南大’最本質、最核心的內涵有兩點:一是能否源源不斷地產出重大原創(chuàng)性的科技成果,二是能否源源不斷地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能力強的‘大師級’人才。”在思考如何建設“第一個南大”的過程中,學校現(xiàn)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質子源加速器項目科研團隊拋出了兩個關鍵問題。2021年,該團隊經過8年攻關,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解決了高性能真空電極這一“卡脖子”問題。
百尺竿頭須進步。通過大討論,南大人充分凝聚了共識:分“三步走”,為國家全面建成新時代的“第一個南大”!
第一步,用3至5年時間,在國內穩(wěn)居全國高校第一方陣前列,在國際穩(wěn)居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第二步,經過10年努力,到建校130周年時,在國內高校第一方陣前列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在國際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的地位進一步提升。第三步,再奮斗15年左右,到本世紀中葉,在國內成為全國頂尖一流高校,在國際成為世界頂級一流高校。
要實現(xiàn)這么高的目標,難不難?當然難。但先行者沒有給自己留退路的習慣。
對譚鐵牛來說,2月14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25年前的這一天,他和妻子放棄英國雷丁大學終身教職,登上飛機,踏上報效祖國之路。25年后,南大校園里,3個多月櫛風沐雨,目光所及之處,帶有標志性“南大紫”底色的大討論宣傳條幅鮮亮依舊,“團結奮斗、爭先進位、坐言起行、應勢而動”的奮進行動口號已經深入南大人的內心深處,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南大夢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然融為一體。
新學期伊始,南大蘇州校區(qū)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上,現(xiàn)代藥學與工程研究院等四大新型研究院的籌建工作正式啟動,數(shù)據(jù)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等三大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在蘇州一次布局7個極具發(fā)展?jié)摿Φ难邪l(fā)機構意味著什么?
“南京大學將蘇州校區(qū)建設置于深入實施‘奮進行動’的突出位置?!弊T鐵牛透露,蘇州校區(qū)建設將成為南大發(fā)展壯大“新工科”的主陣地、實現(xiàn)跨越發(fā)展的新引擎、服務國家和江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力軍、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新高地、全球優(yōu)秀人才的聚集地。
“我們要有為祖國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因為環(huán)境的安逸或挑戰(zhàn)的困難而選擇‘躺平’,要主動出擊、直面困難,努力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為建設‘第一個南大’貢獻力量。”大討論中,學校社會學院的一名研究生說出了南大青年學子的心聲。
“大討論告一段落之際,就是大行動啟動之時。我們翹首以盼!”學校一位離退休老干部滿懷期待地說。
《中國教育報》2023年03月03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