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校教育涵養(yǎng)取代手機信息轟炸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在教育界引起廣泛反響。
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人們必備的交流溝通工具,同時也逐漸成為中小學生最親密的“伙伴”,它方便了學生與家庭的聯(lián)系、便于同學之間的交流、加速了信息吸納,當然,也增添了生活情趣,給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手機許多娛樂功能已遠遠超出了中小學生的使用范圍,把它交給是非辨別能力不足、自控能力較弱、好奇心強的中小學生,可能會與家長給子女帶手機的初衷背道而馳。特別在校園里,頻繁用機,損身又害心;帶入課堂,影響學習;親情疏遠,教育虛無縹緲;手機消費,加重家庭負擔;考試作弊,影響為人誠信;炫耀攀比,助長享樂思想。在沒有外界壓力的前提下,心智尚未健全的未成年人合規(guī)動機的激發(fā)和善習的養(yǎng)成,是無法僅通過自我的審問、克制、覺知去實現(xiàn)的。因而教育部辦公廳發(fā)文規(guī)范手機使用,統(tǒng)一了認識,及時且必要!
當然,在落實這一通知精神時,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思考要多一點、深一點。
第一,怎樣落地?以金陵中學為例,我們給每位家長發(fā)出了一封信“中學生使用手機的危害分析”;還出臺了《金陵中學關于規(guī)范學生使用手機管理辦法》,今年初又做了修訂,規(guī)定由不得在教學區(qū)使用手機改為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每個班級還出臺了班級公約,所有學生參與討論并舉手表決通過,對疏忽帶入的手機統(tǒng)一由班級生活委員放入班級保管箱保管;當然,對極個別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家長要填寫申請書,經班主任批準方可帶入校園,納入班級公約統(tǒng)一管理。
第二,如何形成共識,取得長久效應?要堅持四個結合。“管、教”結合。限制手機進校園,表面是“管”,實際上是抓住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利弊分析、取舍指導、過程培育。“堵、疏”結合。堵的同時,也要加強疏導,我們開放教師辦公室的公用電話、門房的電話給學生使用,學生宿舍還配了老人機,方便住宿生打電話,教師的手機也可隨時借給學生使用,班主任的手機保持暢通,方便家長聯(lián)系;通過開設社團、選修課、講座、運動、實驗、藝術教育等,轉移學生的關注點,讓學校教育的涵養(yǎng)取代手機中的信息轟炸。“家、?!苯Y合。限制手機進校園后,家長應抓住機會,及時回歸家長的角色中來,取代手機位置,與孩子面對面交流溝通,陪伴孩子體悟生命的成長和意義。“內、外”結合。青少年成長僅靠校園力量微薄,全社會都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比如在圖書館、閱覽室、電影院等公共場所,要有禁用手機的指示牌;在馬路邊的宣傳欄里,要加上玩手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提醒……只有這樣,全社會形成合力,“學校、家庭、社會”協(xié)同推進,對中小學生的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手機管理的積極功效。這一舉措,促使學生離開虛擬世界,走向現(xiàn)實生活,了解社會、適應社會,豐富所學的知識;另外,對學生駕馭新事物、合理使用的能力培養(yǎng),對自律、自信的培養(yǎng)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手機雖小,但管好用好它,意義重大!
(本刊特約評論員 孫夕禮 作者系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校長)
《人民教育》雜志2021年第5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