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曾有言:“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山高水遠、路遙馬亡”。依筆者之見,夢想是人這一生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而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塔拉便是逐夢的標桿。
當閱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內(nèi)心受到巨大震撼,掩卷深思,我的心跟隨作者的人生路徑經(jīng)歷了一場生與死切切實實的蛻變。作者通過抽絲剝繭般的突破,從封閉、龐大、閉塞的巴克峰飛向?qū)儆谧约旱娜松叻?。不由得想起張桂梅校長那句“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的壯麗人生格言。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夢想是在不斷通過教育和閱讀的過程實現(xiàn)的,我們都有改變?nèi)松\的能力。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出自《圣經(jīng) 詩篇》,這句話本身存在雙重解釋,一種是“逃離”,一種是“找到新的信仰”。正印證了本書所講的主線,即“逃離”和“找到新的信仰”。主人公塔拉小時候受父親摩門教徒的洗禮,不相信政府、不相信公共教育、更不相信現(xiàn)代的醫(yī)學。無論發(fā)生多大的事故,都不愿意去醫(yī)院治療,就連孕婦接生也都是依靠山上的助產(chǎn)士。她連同她的生活都被這座高山永遠的隔絕了。在她啟智的年齡,狹隘的偏見的思想不斷向她涌來,父親對于戰(zhàn)爭和世界末日思想的灌輸,讓她日復一日地貯備戰(zhàn)斗物資,使她時刻活在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tài)中,整日擔心世界末日是否來臨,戰(zhàn)爭是否會發(fā)生,同時也讓她脫離了正常的人生軌跡。
塔拉擁有“逃離”的勇氣,最初來自哥哥泰勒的影響。翻開書籍,書上寫著“獻給泰勒”,剛開始讀好像并沒有什么感覺,等看完了整本書再重新翻開第一章的時候,才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因為泰勒是塔拉的引路人。泰勒最先突破原生家庭的桎梏,走出大山,并幫助塔拉重塑自己的人生,讓她擁有一個獨立的人格和追逐夢想的勇氣。塔拉在哥哥的影響下,她慢慢開始試著學習,開始接觸方程,開始探索屬于自己的新的世界。然而,我們在人生之路上,也會遇到那個曾經(jīng)影響我們一生的人,是迷茫時的一個方向指引,是困難時的援助之力,是哭泣時的一張紙巾,都足以讓我們擁有重新開始的勇氣。我們因為他們的幫助,我們才能一次次戰(zhàn)勝眼前的困境,得以逃離不幸的生活狀況。
塔拉“找到新的信仰”是因為她開始接受了教育。但因為接受教育,也讓塔拉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和家庭決裂,被家庭指責。教育改變了她原本的人生軌跡,卻也給她和她的家庭帶來巨大的分裂。塔拉通過寫下自己的故事,找到了教育的意義。教育意味著自我創(chuàng)造,讓她鼓起勇氣去打開生命的無限可能,讓她去接受不同的聲音,追逐自己的夢想。接受教育,世界不再是黑白,而是色彩斑斕、絢麗多彩;教育意味著收獲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歷史,對自我原本認識的差異產(chǎn)生好奇心;教育更意味著聆聽不同的聲音,擁有更加開闊的思維和視野,打破原有的偏見。
教育的本質(zhì)是靈魂的塑造,是讓夢想更加堅定的根。如果沒有接受教育,那么我們將永遠充滿偏見和狹隘地度過一生,我們的夢想可能永遠都如同天上明月般被束之高閣。因為接受教育,因為感受教育帶來的改變,才能讓思維更加開拓,讓人更加明智,讓夢想越來越近?;仡櫺轮袊陌l(fā)展史,又何曾離得開“教育”二字,從北大蔡元培的“兼容并包”到如今的“全面發(fā)展”,教育蹚過了百年的歷史之河,流傳到今天,讓每一個人都擁有接受教育的義務和權力。九年義務教育,不僅是為國家的重要人才培養(yǎng)奠定基石,更為每一個人的人生之路給出方向指引。當其他國家還在為打破生存困境而大量生產(chǎn)勞動力時,我們國家的大部分人已經(jīng)可以依靠腦力勞動保持正常的生活。個人的夢想和價值的實現(xiàn)在當今的中國擁有廣闊的空間和舞臺。詩和遠方,愛和夢想,通過閱讀和教育可以同步實現(xiàn)。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試圖擺脫他人的束縛,找到真正的自己。教育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我們?nèi)ふ易晕?,去追尋如作者這般逐夢的勇氣。她不曾放棄,不曾妥協(xié),即使家人都不支持,她也能堅定地走下去。你當像鳥一樣飛往你的山,你當走向更高更遠的地方。無論這條路多么艱難,無論有多少矛盾和阻礙,只要有勇氣和夢想,整個世界都在你身后!從大山走向劍橋、哈佛,成為一名博士,這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探索的動力。
在人生的逐夢之路上,有太多太多的阻礙,我們在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困難。通過教育和閱讀,我們在一點點地沉淀和扎根,我們有把握人生道路主導權的勇氣,敢于突破所有的限制,在接受教育的同時深化自我教育,讓自己立于高山之巔。
那些我們走過的路,讀過的書,經(jīng)歷過的事,交過的朋友,都將成為自我教育的一部分。自我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更是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你當像鳥一樣飛往你的山,你當去看看最遠的地方,不要怕前方的阻擋,你我都在同一條路上。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