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歷程中,有沒有一名同學、一位老師、一個夢想曾是你的光?
近日,由教育部相關司局指導的教育教師題材電視劇《追光的日子》順利收官。該劇講述了一位外表放蕩不羈但內心熱愛教育事業(yè)的班主任兼數學教師郝楠,帶領一群性格迥異的高三學生克服困難、尋找自我、追求夢想的故事。該劇在央視一套黃金檔、優(yōu)酷視頻播出,口碑熱度雙豐收。
日前,教育部召開《追光的日子》交流座談會,全面總結教育教師題材創(chuàng)作和播出經驗,推動更多教育教師題材文藝作品源源不斷涌現,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
真實引發(fā)觀眾共鳴
“狠狠地共情了”“演的就是我的青春”“我是郝老師失散多年的學生”……在彈幕中,許多觀眾這樣表示。在座談會現場,“真實”也是大家提及最多的詞。
“看完這部劇最大的感受是真實,它塑造了一個真實的好老師形象,向社會傳遞了教育的正能量和積極的價值觀?!北本┦薪逃瘑T會二級巡視員楊江林感嘆。
北京市第35中班主任郅彤所帶班級的名字就叫“追光”,她說:“這部劇反映的現實問題,呈現的人物形象,都與現實非常契合,誠摯動人,引人思考?!?/P>
主創(chuàng)團隊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力圖反映真實,觀眾在看劇過程中感受真實。真實感的呈現離不開主創(chuàng)團隊深入生活的調研準備。
“在人物塑造上,我們力求人物形象鮮活豐滿,比如全劇最主要的人物郝楠老師,他是所有同學心中的一道光,但是這道‘光’也留過長發(fā),初為人師時也曾采取過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薄蹲饭獾娜兆印穼а蓓n天坦言,正是人物身上的“毛邊兒”增加了真實感。
為達到“真”的效果,《追光的日子》主創(chuàng)團隊走訪了北京、河北、安徽等地,深入采訪學生和家長,從真實的生活中捕捉創(chuàng)作靈感,最終呈現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家庭設定和情節(jié)安排。同時,教師形象塑造擺脫刻板化、臉譜化,更加豐滿真實,富有人格魅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召集人夏曉輝分享《追光的日子》在總臺播出的成績單:據CSM全國網數據顯示,該劇平均收視率1.02,平均收視份額5.03,且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期間,平均每天到達人數2600萬,全劇累計觸達人群2.1億。
“這個收視率在央視一套今年播出的劇中是前三,前兩名是《我們的日子》和《人生之路》這種有更高收視率的年代劇,《追光的日子》能取得這樣的收視效果非常難得?!毕臅暂x說。
觀照現實,反映時代
目前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約52萬所,專任教師1800萬余人,學生2.9億余人,教育又涉及千萬家庭,雖然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富礦,但我國文藝市場上以教育教師為創(chuàng)作題材的作品還較為有限,口碑與商業(yè)雙贏的更屬稀有。
“傳統(tǒng)的教育教師題材文藝作品更多地將創(chuàng)作局限在家庭教育的場域,比如《小歡喜》《小舍得》等‘小’系列,而隨著《大考》《追光的日子》等電視劇的熱播,反映出教育教師題材文藝作品格局更大,視野更廣,思考更深。”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楊崢表示,近年來,教育教師題材的文藝作品迎來了創(chuàng)作小井噴,一方面是數量增多,另一方面是品質也有了較大提升。
產出波瀾壯闊的教育文藝作品,首先要把教育置于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之中,用小故事展現大情懷、小人物展現大時代。
“該劇是一部體現時代特征,貼近學生生活的教育題材和青春題材有機結合的優(yōu)秀作品。劇中探討了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家校關系,而且涉及高考、青春期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個社會熱點,對于引導和推動形成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合力育人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苯逃炕A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馬嘉賓評價。
《追光的日子》之所以在同類電視劇中脫穎而出引發(fā)熱議,在于其敢于觸碰教育類社會熱點議題,不回避、不渲染,并通過恰到好處的情節(jié)設置巧妙引導觀眾,從而感染人、打動人、教育人。
“該劇將宏大敘事和精細表達結合,故事情節(jié)細節(jié)貼近生活、貼近心理。雖然是寫家庭、學生、老師,但也貼近我們時代的主題、社會熱點、百姓關注,提升了教育教師題材電視劇的標準。”中宣部文藝局局長劉漢俊說。
大流量展現正能量
《追光的日子》無論是播出平臺、創(chuàng)作機構還是演員,都帶有大流量。大流量如何展現正能量,在這部劇中得到很好展現。
曾經過于強調分數排名的郝楠重新認識自己、理解教育,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內生動力的好老師;學生任真的父親通過找關系讓女兒上大學失敗,真實地反映出高考堅守公平公正的底線……
在《追光的日子》劇集末尾,學生有的考上大學學自己喜歡的專業(yè),有的通過招飛考試實現逐夢藍天的愿望,有的通過職業(yè)教育掌握了一技之長,有的考入藝術院校進行藝術深造……“人人成才”的溫暖結局,引導社會更加客觀理性地看待高考,展現公平優(yōu)質教育發(fā)展成果,緩解社會教育焦慮。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這些理念在劇中體現得非常好,也引發(fā)我們深入思考怎么進一步做好考試招生工作?!苯逃扛咝W生司司長孫海波說。
據悉,除了已經播出的《大考》《追光的日子》,還有以張桂梅為原型的教育教師題材電視劇《大山里的女校》已完成劇本,預計今年10月開機。
“教育與社會、國家、時代息息相關,要加強中國特色教育教師題材文藝作品創(chuàng)作研究,堅持以現實主義精神關照生活,以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充分發(fā)揮文藝作品涵養(yǎng)道德、厚植文化、潤澤心靈的作用,打造推動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文藝格局。”教育部副部長王嘉毅說。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05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olnow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